作为中国石油28家持有资质的培训中心之一,该中心围绕改革发展需要,坚持以提高员工履职尽责素质和能力为核心,把组织要求、岗位职责和个体需求有机结合,遵循员工培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开展培训,打造公司文化理念传播平台、人才培养基地、技术装备推广平台以及合作交流平台,使培训业务成为企业战略推进器、人才孵化器、效益放大器,能够凸显出上接战略、下接绩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去年原油产量实现了四连增,天然气产量去年也是连续六年年增量100亿立方以上根据中宇资讯测算,本轮第9个工作日,中宇原油估价80.868,较基准价-0.86或-1.06%,对应幅度-20元/吨(未超过50元/吨的下调标准线),暂预计2月17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不作调整。
对于后市,卓创资讯卓原油分析师朱光明认为,目前市场多空均较为谨慎,核心原因在于宏观和产业相悖,以及现实和预期对立,市场并没有绝对的主流因素令油价走出趋势性行情,短期内美原油主流的波动区间在70-80美元/桶之间。不过,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表示,由于油品库存仍在积累,使价格上方空间有限。综合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存在上行动力。机构普遍预计,本轮调价或将搁浅。另一方面,业者大多消化现有库存,入市采购意向淡薄,主营出货节奏迟缓,市场购销氛围清淡难改。
金联创称,本轮零售价下调将搁浅,新一轮变化率或以负向开端,消息面利好难寻。金联创测算,截至2月16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80.94美元/桶,变化率为-0.53%,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30元/吨。3月29-30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中国航油、延长石油、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期待石油石化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共同构建我国油气全产业链数字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新生态、新格局贡献智慧。本次会议以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油气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主题,两院院士与各能源企业主管领导、首席专家分享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共同探讨数字化技术推动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和零碳发展的方法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部长李坤平,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焦方正,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福街为大会致辞。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作为中国科协重要学术指南会议和中国石油学会十大品牌会议,成功举办了十余届,已成为我国石油石化信息化数字化领域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盛会,受到来自能源行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多年来为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科协也将通过共建科创中国品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创合作,支持中国石油学会与央企科协、高校科协共同培养油气产业的数字化人才等方面,发挥跨界协同的组织和人才优势,全力支持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当前能源行业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通过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胡炳军等领导莅临嘉洋科技展台参观指导。这些创新产品的发布进一步展示了嘉洋科技在AI+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创新实力,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关注。嘉洋科技作为主赞助商之一,备受关注,展台充分展示了视频智能分析、设备健康管理、安全信息化、AR/VR等技术成果方案及应用互动体验。嘉洋科技作为安全生产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AI助力设备健康监测与诊断、计算机视觉助力安全生产等方面,为石油石化行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主论坛演讲现场图)在展会期间,嘉洋科技还举办了线上线下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三款领先行业的产品,受到了客户和观众的高度关注。(嘉洋科技新品发布会现场图1) (嘉洋科技新产品发布会现场图2)此次展会不仅是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也是企业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演讲中,郭睿分享了嘉洋科技在石油石化行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经验。参会者对嘉洋科技的展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新老客户络绎不绝前来咨询,展现了嘉洋科技在行业中的强大实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本次大会吸引了百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包括石油石化、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应商等领域。3月29日至3月30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中国航油、延长石油等共同主办的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此外,设备健康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玉涛还分享了压裂车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以及螺杆式压缩机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技术方案。本次大会旨在围绕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油气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主题,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共同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其中,油田生产安全风险智能识别系统2.0的发布由视频智能分析业务部总经理宋骐飞进行了分享。这些技术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台现场图1) (展台现场图2) (展台现场图3) (展台现场图4)在主论坛中,嘉洋科技副总经理郭睿发表了题为《AI+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助力石油石化安全生产》的主题演讲。嘉洋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以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会者对嘉洋科技的展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新老客户络绎不绝前来咨询,展现了嘉洋科技在行业中的强大实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本次大会吸引了百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包括石油石化、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应商等领域。
这些技术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胡炳军等领导莅临嘉洋科技展台参观指导。
3月29日至3月30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中国航油、延长石油等共同主办的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演讲中,郭睿分享了嘉洋科技在石油石化行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经验。
此外,设备健康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玉涛还分享了压裂车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以及螺杆式压缩机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论坛演讲现场图)在展会期间,嘉洋科技还举办了线上线下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三款领先行业的产品,受到了客户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嘉洋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以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台现场图1) (展台现场图2) (展台现场图3) (展台现场图4)在主论坛中,嘉洋科技副总经理郭睿发表了题为《AI+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助力石油石化安全生产》的主题演讲。(嘉洋科技新品发布会现场图1) (嘉洋科技新产品发布会现场图2)此次展会不仅是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也是企业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中,油田生产安全风险智能识别系统2.0的发布由视频智能分析业务部总经理宋骐飞进行了分享。
嘉洋科技作为主赞助商之一,备受关注,展台充分展示了视频智能分析、设备健康管理、安全信息化、AR/VR等技术成果方案及应用互动体验。嘉洋科技作为安全生产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AI助力设备健康监测与诊断、计算机视觉助力安全生产等方面,为石油石化行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创新产品的发布进一步展示了嘉洋科技在AI+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创新实力,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关注。本次大会旨在围绕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油气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主题,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共同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了使船舶底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两侧船体的变形,还需要额外支撑的助力。这是江南造船首次在水平船台建造A型舱液化气船并采用浮箱平移下水,而对于浮箱来说,这并不是个小家伙,所以控制其在下水过程中船体结构不产生永久性变形成了关键。
为减小下水过程中的船体变形,项目组通过提前仿真计算对极端工况进行模拟,完成结构安全评审,首次提出采用下水小车和模块小车联合移位的方案。该船总建造师顾明辉介绍,因船舶底部较宽,且下水小车轨道固定,可支撑范围较窄,仅依靠下水小车的支撑还不够。这是江南造船建造的国内首艘MGC,除可装载液化石油气(LPG)外,还可运输无水氨和氯乙烯单体(VCM)等石化产品。该船总长180米、型宽30米,货舱布置3个独立全冷式A型液舱,主甲板布置2个500立方米的C型甲板罐,满足船东的燃气和换货使用要求,总舱容达到41000立方米。
据江南造船方面介绍,该船采用VS-BOW?线型技术,配合江南自主研发、整合于舵叶的节能舵球,航速和能耗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舱内布置一台LPG双燃料低速主机和轴带发电机,满足EEDI-3阶段的要求,在LPG燃气模式、带轴发的状态下,硫氧化物(SOx)的排放可以降为零。
所以才有了模块小车与下水小车联动的方案。江南造船表示,MGC虽然市场小众,但一直几乎被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所垄断,MIRAI号的交付使江南造船进一步完善了其液化气船的型谱,证实了或将成为零碳能源运输中坚的未来船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承袭此前批量交付的Panda系列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这次交付的40000立方米MGC是江南造船全新自主研发的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Panda? 40P),入级美国船级社(ABS)。江南造船为日本KUMIAI船舶株式会社建造的40000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MGC)MIRAI号日前顺利交付。